1
房企上市步伐加速
TOP200房企中6成上市
日前,祥生控股開啟招股路程,並公佈發行6億股,最高募資淨額為37.2億港元,預計今日(11月18日)上市。據了解,祥生控股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62.93億元、142.15億元、355.2億元。
上坤地產集團10月31日起招股,基礎發行規模為5億股,募款金額最高為14.38億港元,11月17日在港上市。據悉,上坤地產2020年前4個月營業收入11.4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毛利和歸母淨利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成長。
建發房地產集團2020年度第五期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於已經在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發行金額10億元,上市流通日為2020年11月16日。
11月16日,中梁地產集團的長城嘉信-中梁地產購房尾款資產支持專案計畫正式在深交所掛牌發行,總發行規模3.4億。
11月初,金輝控股(集團)以每股4.48港元收盤,完成了上市後第一個完整交易週。
此外,融信集團旗下的融信服務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目前正在港交所等待IPO的房企還有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三巽控股、大唐地產、鵬潤控股、領地控股、實地地產等8家房企。
克而瑞統計顯示,內地TOP200房企中,已上市房企的數量佔比約為60%。從各規模房屋的上市情況來看,排名TOP50以內的上市房屋數量最多,佔比超過了9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梁地產上市之後,TOP30房企基本上實現全部上市。 排名處於TOP51-100的房商上市數量佔比約為58%;TOP101-200的房商上市率也超過了40%。
房地產業作為資金密集產業,資金的需求龐大,隨著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大,收購合併成為常態。在此背景下,大多數的房企都必須依靠資本平台的支持來維持規模的進一步擴張。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持續將近兩年的行業融資收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斷檔了兩個多月的銷售回款、被打亂的境內外融資節奏、到期債務壓頂…每一道坎對佈局單一且還未上市的中小房企來說,都很難邁過,外部環境的變化倒逼這些中小房企想盡快抓住上市這筆資金輸血的「救命管道」。
如今的房企尋求資本輸血迫在眉睫,而建陶業前路同樣坎坷和渺茫。在精裝房普及的大背景下,建陶企業與房地產企業合作的黏性正逐年增強,工程集採已成為大多數企業不可或缺的一大銷售管道。房地產企業加速上市的步伐,是否會把建陶業者捲入這場資本的遊戲?這對於建陶業的發展是利是弊?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2
從「限購限售潮」放緩
到引導「住房消費」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堅持「房住不炒」 strong>和因城施策、堅持租購併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strong>等重要論述。
10月9日,浙江紹興市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通知》,通知涉及了「限地價、竟配建」、新建商品房備案價格管控、預售申請需在十日內一次性公開房源房價等方面內容。
10月10日,江蘇徐州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涉及了住宅用地優先提供剛需、繼續堅持商品房限制交易、加強商品房售價備案管理等方面內容。
10月30日,浙江衢州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涉及了優化供地結構、採取「限房價+限地價+竟配建」、控制商品房分期預售等方面內容。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10月當月,全國房地產調控22次,1-10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425次。 雖然10月地方調控整體延續從緊風向,但調控力度較前兩個月明顯降低。 從調控內容來看,城市加入「限購限售潮」步伐放緩,寬鬆性政策仍聚焦在人才引進和放寬落戶上。
11月份,各城市發布的房地產政策重心多在引導「住房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住房消費」並非簡單的居住消費,而是居住消費,與「十四五規劃」中「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是一致的。
11月12日,福建省漳州開發區規劃建設局會同宣傳部(文化與旅遊發展局)召開部分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在會上提到了支持在校大學生購屋政策以及房企要增強信心的內容。
11月16日上午,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記者會,介紹了近期實施的「雙限一競」調控政策。該政策限定了出讓時的最高地價、最高房價,避免了房價、地價異常波動,防止出現地王、樓王,從源頭解決部分熱點區域房屋價格過快上漲、房源緊缺的問題。
11月17日,西安發布《關於印發西安市房屋租賃試點工作實施計畫的通知》。該方案明確了以需定供,提到了「先租後買」、穩定房屋租金水平,強調了城市融入度。
由此可見,引導「住房消費」並不代表鼓勵投資性購房,也不僅僅只是購屋消費,其中也包含了租賃住房、裝修改造、品質改善、提升服務等更大範圍的消費需求,上下游連結家居、建材、家居裝飾、康養、物業等多個行業。 “房住不炒”的目的就在於,弱化其投資屬性,讓房地產真正回歸到居住屬性,可說是“一子落而滿盤活”,為建陶行業帶來的市場機會也不言而喻。
3
金九銀十平穩收官
存量市場仍可期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銷售情況》,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62億平,銷售金額1.6兆元,年比分別成長15.3%和23.9%,成長幅度快速擴大。 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1.31兆元,年增12.7%;同期新開工面積年增速擴大至3.5%,略超預期;預計第四季度將進入竣工旺季,單是10月竣工面積就比同期成長5.9%。
有了新交付的樓盤,零售的建材商戶就有市場了嗎?這可不一定。
眾所周知,如今大部分二線及以上城市新交付的樓盤裡,毛坯房的數量佔比越來越低。 與其將目光鎖定在第四季新交屋的樓盤,不如搶先發掘存量的二手房市場。 根據「我愛我家」11月14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達1.43萬套,年增62%,加上9月成交的1.73萬套,創造了4年來最熱門的「金九銀十」。
中國陶瓷網記者對以往「全國瓷磚市場大調查」走過的城市進行複盤,發現二手房存量市場依然可期。來自相關機構9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南京待售二手房數量超過10萬套;10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蘇州待售二手房的庫存超過10萬套,廈門待售二手房數量3萬1千套左右,貴陽待售二手房數量3萬套左右;11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煙台待售二手房的庫存在4萬4千套左右浮動……
這些待售的二手房庫存在「炒房客」看來是透心涼,對於建陶業來說卻是個可待挖掘的市場。無論是作為改善型住房還是二次購房,這些房子一旦交易,便會產生一定的裝修需求,將其比喻為「潛力市場」都不為過。
因為交屋時間不定、範圍分散,導致「二手房」這一塊潛在的蛋糕並不怎麼容易啃。 磁磚經銷商想要切入這個市場,在店裡坐等顧客上門已經不現實了,磁磚銷售人員應具備開發市場、聚客引流等專業技能。瓷磚門市在終端實戰方面缺乏戰術,瓷磚品牌總部更需要加強對終端銷售專業素養的培訓以及多通路拓展的賦能。
想要了解終端市場的最新情況,歡迎關注中國陶瓷網「全國瓷磚市場大調查」。
作者:宏曉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