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陶瓷資訊》從山東多家製釉公司了解獲悉,受上游產業環保檢驗及目前熔塊銷售不良等因素影響,山東地區超過50%的熔塊熔融爐自8月底開始出現停產,此次停產或將持續到9月下旬。
據了解,此次停產前,山東地區約有70台熔塊熔化爐(以下簡稱「熔化爐」)處於正常生產狀態,而目前僅剩下約20台熔化爐在產。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此次停產時間較長,但《陶瓷資訊》從山東多家製釉公司了解獲悉,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各製釉公司的庫存儲備足以支撐陶瓷企業正常生產。
環保檢驗
熔塊熔化爐無燃料供應停產
目前,中央環保檢驗督察組正在山東多地進行檢查督導。山東是全國資深化工大省,化工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榜首,目前山東省化工生產企業共6000餘家,根據此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向山東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意見,山東仍有能源結構調整疲軟、部分小型企業集群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得到有效整改,也是這次督察關注的重點之一。
受此影響,山東多地焦化廠自8月底出現停產,由此波及到週邊以焦化煤氣為燃料的熔塊熔化爐停產。
據《陶瓷資訊》了解,此前山東在產的70台熔塊熔化爐主要集中在淄博、濱州、濰坊、濟南、臨沂等地,是以附近焦化廠產生的焦化煤氣為燃料來生產。
因此,對於此次多數熔塊熔化爐停產,多家製釉公司表示“主要是受上游環保影響”,但也不排除產品銷售不暢等原因。
「由於近期多地環保檢查,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焦化廠限產或停產,並最終波及到熔塊熔化爐無燃料供應而停產。」淄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製釉公司負責人表示。
此外,山東濱州一家製釉公司負責人分析認為,今年熔塊銷售下滑太嚴重,特別是內牆磚熔塊。
「一方面是內牆磚廠商產品轉型,導致內牆磚產能大幅減少,從而導致熔塊銷售量同步減少;另一方面,當下建陶市場需求不溫不火,導致部分陶瓷廠停產或停線,又在一定程度減少了對熔塊的需求。 ”
「由於銷售不好,不少陶瓷廠從7月就開始減產,這讓許多製釉公司庫存快速增加。」淄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告訴《陶瓷資訊》。
大部分熔塊爐停產將達20天
庫存最多可支撐一個多月
作為國內重要的陶瓷釉料生產基地,山東地區此次超50%熔塊熔化爐停產,自然會引起業界關注。
據《陶瓷資訊》了解獲悉,儘管山東大部分熔塊熔化爐此次停產將達20天之久,但山東多數製釉公司現有庫存足以滿足其客戶正常生產需求。
實際上,今年以來,尤其是7月份以來,各地都有陶瓷廠因庫存壓力過大而以停線或減產方式來降低庫存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不少製釉公司庫存增加。
「由於前期銷售不好,不少廠商賣不動,所以都會有一定庫存,即使熔塊熔化爐停產超過20天,多數製釉公司現有庫存支撐15-20天是沒問題的,甚至部分製釉公司庫存可以支撐一個多月,大家剛好藉機消化一下庫存」。淄博一家製釉公司總經理表示。
不過,也有部分製釉公司並未做太多庫存。一是當下原料價格過高,二是銷售情況不理想,導致部分製釉公司只做少許庫存。 「我們公司是按照訂單生產,不敢做庫存。」上述淄博製釉公司總經理告訴《陶瓷資訊》。
產品利潤被原料漲價吞沒
製釉公司稱:「幹著沒勁」
實際上,自去年底以來,尤其是今年各類原材料物料價格齊漲,大大推高了各釉料公司的生產成本,但釉料漲價卻很難,或者說釉料漲幅遠不及成本上漲幅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打擊了不少製釉公司的生產信心。
「現在不只熔塊加工廠不賺錢,而且製釉公司也不賺錢,大家都乾著沒勁。」上述濱州製釉公司負責人坦言。
據了解,與去年同期相比,生產釉料用的各種原物料價格均已上漲。如矽酸鋯價格已翻番,目前已漲至每噸21000元,鈦白粉漲至每噸13000多元,而去年同期在9000元左右。此外,氧化鋅漲至每噸10,000元,氧化鋁漲幅達15%-20%。
截止目前,不少釉料公司利潤已被大幅增長的原料成本所吞沒,甚至有不少公司稱:「已處於虧損狀態,嚴重影響了釉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不少釉料公司而言,漲價已不是利潤可以增加多少那麼簡單,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停損。用不少業界人士的話來講,今年的釉料業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
「現在感覺都要憋死了,原材料價格都在漲價,釉料價格卻很難上漲,沒辦法,我們只能停供一些信譽不好、回款不及時的非優質客戶,以此降低部分損失。
(文章轉自陶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