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42,085萬平方公尺。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1380萬平方米,這意味著這些待售商品房如果全部被消化掉的話,將會為建材、家具、裝修等泛家居領域帶來無限的商機。
因此,僅從這組數據來看,2019年泛家居市場仍存在著廣泛的市場前景。那磁磚市場為什麼還是那樣蕭條冷落呢?
圖片來自財經網
✎ 終端代理商的疑慮
其一,過去的行銷方式在當下卻失去了效果。
原因之一是許多代理商往往習慣於等待顧客自動上門,而同期的客流量比以往減少許多,這令到許多代理商都束手無策。
為什麼過去能有大批客流量來到終端門店選購材料,而如今許多終端門市卻門可羅雀?或許,過去的行銷方式在當下已失去效力。
為何賣場的客流量會減少?根據大材研究發布的數據顯示,電商截獲了20%的客流,廠商搶佔了10%的客源,裝修公司分流了約20%客源,至於第三方平台則搶佔了約10%客源,剩下的40%客源,精裝房又包辦了一部分。如此,賣場的客流量焉能不少?
面對這樣的狀況,坐不住的代理商都會選擇主動出擊,從各個管道積極引流。
其二,沒有利用好網路、電商這些線上管道,因而喪失了一條重要的零售引流管道。
為什麼說網路、電商是個很好的零售通路呢?且看新浪家居所做的一份研究數據,該數據顯示,新中產購買家居產品時,4成多會選擇家居大賣場,3成多會選擇品牌專賣店,接近2成會選擇品牌電商旗艦店。但其中7成的消費者是透過網路媒體獲取訊息,朋友推薦的佔5成,電視廣告佔2成,裝修公司推薦佔2成,1成多透過戶外廣告,還有1成透過雜誌報刊。
這不難發現,互聯網成為了重要的引流方式,因此,一些瓷磚品牌重視全網營銷、網絡優化、電商平台的建設等與互聯網密切相關的渠道建設,也就不足為奇為奇了。
用了抖音、今日頭條、微信等這些網路工具,實現了門市的引流,也是利用網路行銷較為合理的結果。
透過以上的問題,不難發現,網路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擁抱互聯網,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能夠產生足夠優秀的內容來吸引人。
這就是我們常所說的網路「內容為王」的不二宗旨。
✎ 什麼叫「內容為王」?
其實,對代理商來說,所謂的“內容為王”,是指只要傳播的內容能帶來客流量,就是“王”的存在。
在全通路的今天,要解決客流量問題不僅要解決線下的客流量,更要引導線上的客流量消費。
如今,網路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透過網路向消費者傳達品牌訊息,無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內容需靠管道輸出,渠道同樣需要內容來支撐。
比如說,代理商的賣場專賣店既是通路,也是內容。賣場專賣店有人上門諮詢,它就成為了通路的作用,而內容則表現為品牌的logo、陳列的產品、賣場的裝修環境等等。
在今天,門市的角色只是獲取客流量的一種方式,前面所提到從線上獲取客流量則包括天貓、京東、小程式、APP等電商平台或特定軟體,而線下取得客流量的方式則包括與家裝公司的合作、小區推廣、異業聯盟等代理商熟悉的方式。
在網路大規模入侵我們生活的當下,代理商可能會發現顧客變得零散化、時間變得碎片化、流量變得大眾化,而對於尋找訂單一事,則倍感壓力。
縱使這樣,磁磚的消費市場還是存在的。來自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結果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4月累計銷售額為2852.3億元,年增3.06%。
✎「內容為王」實為傳遞有價值訊息
長期處在終端一線市場的代理商可能會發現,如今,單單靠導購員說服顧客消費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了。因為互聯網,資訊溝通變得更加便利,消費者可以憑著手中的電子設備,分辨門市產品的優劣。
這一切,又將是圍繞內容所展開的事。
如今代理商也變得更加聰明了,比方說,某個廠家推出了新產品,在其門市已經上架了,但當消費者查找廠商官方平台時,卻發現沒有這款新產品,多多少少會對代理商所代理的品牌產生疑慮。因此,聰明的代理商在新產品上架門時,也同時督促廠商的各種官方平台及時更新新產品資訊。
當然,著重「內容為王」的代理商,還有可能其傳播的內容會為其帶來私人流量。這種私有流量的可貴之處在於不會受到廠商的約束,而是代理商自己透過所代理的品牌,和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往後的業務發展、業務延伸等等資訊都將掌握在代理商的手中。
要透過「內容為王」帶來眾多好處,就離不開持續的品牌曝光、推廣、維繫用戶關係等。這其中,就需要透過內容傳播與產品、服務體係等有價值的資訊內容,把這些內容帶進消費者的心智當中。
這些對於提升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產生消費和顧客之間的二次傳播大有益處,當然,前提是你提供足夠好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總的來說,不管是過去的“渠道為王”還是現在的“內容為王”,萬變不離其宗,歸根到底都是以引流為最終目標。只是「內容為王」的內容展示是透過抖音、今日頭條、微信、APP等互聯網下的產物,來傳輸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包裝的產品信息,最終達到引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