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數據:五一黃金周全國消費3,200億,較去年同期成長15.5%。消費表現四大特徵:
◆ 一是商品銷售穩定成長。液晶電視機、時尚空調、金銀珠寶、數位相機、當季時裝等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
◆ 二是消費理念不斷升級。 「健康型」、「學習型」消費成為新寵。
◆ 三是下鄉“吃農家飯,採農家果,住農家屋”,體驗自然和諧的農家生活,成為許多城里人首選的過節方式。
◆ 四是傳統特色餐飲業紅火,婚禮、家宴生意大賣。
從消費結構來看消費升級的趨勢明顯,從購買來看消費逐步理性回歸、消費有向下之勢,從售賣來看通路正向上整合。 未來「消費向下,通路向上」必將成為新的模式,大流通小客戶的多元化、少層級成為商家通路革新的必然方向,這也將顛覆傳統的通路扁平理論。
快消費品較早提出通路下沉操作模式的,也一度取得了長效的發展,讓一些具有扁平能力的品牌脫穎而出。扁平是有一定的市場環境為先導的:
▶ 一是市場處於高速成長期。
▶ 二是產品有相對的價格空間。
▶ 三是品牌有較高的溢價能力。
▶ 四是通路的費用不高且通路相對單純化。
隨著市場成長速度的放緩,傳統的扁平模式受到了挑戰,成了品牌的負擔,所以,快銷品又重新開始大部製、類省代模式,透過模式的重塑獲得了比扁平更有效的成長。
今年,居家建材業將迎來大考的一年,尤其對經銷商來說。精裝的比例持續增大,讓代理商失去了很大一塊市場份額。整裝的持續增多,在資金風險和價格低廉上,又讓許多經銷商無所適從,且顧慮太多、負擔過重。僅剩下的通路就是上門客少的可憐的零售,一個城市幾百個賣家在爭奪有限的份額,沒有團隊優勢、產品特色、店面體驗的經銷商將退出競爭的舞台 。 2019年,洗牌將從下而上開始,尤其沒有大流通的省會客戶,在高額費用的壓力下,迫使關店重組,而關店帶來的後果,不是少一個店的問題,而是整個經營生態的破壞。
在市場的高壓下,企業也不好過,都想透過通路大力開拓市場,而通路越來越多,購買越來越無通路化。從 3.15 到 5.1 的促銷效果都能看出,通路的功效和活動的拉力後勁不足。
現在對廠商來說,不再是產品、通路、扁平下沉、促銷模式的創新,而是新合作機制的再造,從而建立一種共融、共生的大流通小客戶模式,透過現代化的工具讓陶瓷管道平民化、就近化、無負擔化、社群化、共享化,而這將是目前的重要工作,為未來的競爭蓄勢待發。
作者:張念超